手眼通天_第282章 敲山震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2章 敲山震虎 (第2/4页)

,这三桩血案的遇害者,少说也有五万人,无不是北唐的精英俊杰。在女帝窃取皇权的阴谋里,他们都成了悲惨的垫脚石。

    血的教训证明,空有一腔正气,永远斗不过权谋诡计。

    而在北海案中,忠贞不屈的是北海书院,出手杀人的是董仲舒,他坐镇的终南书院自然就成了武唐的拥趸。

    女帝领教过北海文人的骨气,颇为忌惮。再者,北海乃高家祖地,如果再进一步打压,赶尽杀绝,等于告诉天下人,她对高家历代帝王并无敬意,甚至会激起怀疑她篡位的非议。

    故而最近几年,她才对北海姑息容忍,不敢寻隙报复。

    东西两党纷争,争的只是农商国策,一己之利。而南北争斗,则是围绕北唐国本,争一国之姓。

    北海世代食高家之禄,文人气节坚贞,生生不息。有一点毫无疑问,未来朝堂若生变数,在册立储君之位时,他们会最坚定地站在高家一方,而非当朝武家。

    这一点众所周知,因此,在殿前广场上,终南门人站在中央位置,如众星捧月。而北海弟子处于人群边缘,被其他书院隐隐隔离疏远,不受欢迎。

    未几时,考生尽数到齐,宣文殿的铜门大开,任真率领礼部一众监考官走出,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过来。

    任真站在台阶上,负手而立,扫视广场一眼,各处派系林立,不禁暗笑。

    “儒家虽大,忙于勾心斗角,不过是一盘散沙。等到强敌来犯,再临时指望这群人团结,恐怕北唐危矣。”

    他目光流转,望向广场四周的角落。那里零星散布着一些年轻人,不像儒家书院一样,结成紧密团体,看他们衣饰各异,更像是没有门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