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6 (第3/4页)
着淡笑,也回了一句:“也愿我的外甥女,来岁无忧。”他还是老习惯,目送李心欢进了一步堂才旋身离去。 * 大年初一,李家各房各院的人都早早起来,给老夫人和老太爷拜年。每个人都得了红包,除了谢远黛的分量厚些,其余的人全是一样的。 老太爷穿的精神抖擞带着两个儿子去前院,今日要来李家拜年的除了亲戚,还会有李拂一的同僚上峰以及退居南直隶但以前和李怀韫交好的旧友。 这日李家送了许多“飞帖”出去,像李家这类官宦世家,来往的亲戚朋友数不胜数,若一一拜过去,不知道要拜到猴年马月,有些不太亲近的便派家中仆人带一份拜年的帖子去。 同样的,李家也会收到别家的飞帖,前院管事就收了门前写了“接福”二字的红纸袋,里面就有许多“飞帖”。李拂一挨个查看过了,把自家遗漏了的,命人重新补了一份送到别人府上去。 后院就由吴美卿和朱素素cao持着,两个小的只偶尔出来见见客。 李家在南京亲戚不多,族里人也少,朱家人基本都在京城,吴家除了吴美卿的哥哥,便也没有别人。初一这天基本是别人上门,李家人都没出去。 初二的时候,李拂念出去走动了半天。吴美卿也回了娘家。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大家对古代一些民俗文化感不感兴趣,关于飞贴我在网上找了一段科普内容,给大家瞅瞅。 宋代人开始相互送帖致贺,这就是贺年片的雏形。明代的设计更加精致,帖上已印有吉祥如意等祝辞。长辈接受晚辈拜年后应送出压岁钱,因为岁,祟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保佑晚辈一年平安古时"拜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