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八章 关于玉的鉴定 (第3/5页)
识的想法。好了,下一个谁来提问?” “李老师,我来。” 是一个长相比较乖巧的女生,她坐在最前排,所以李墨从许多举手的同学选了她。 “李老师,西楚霸王项羽传下来的宝藏是你发现的,宝藏馆我在暑假的时候进去参观过,对于春秋二宝中的和氏璧,我还有诸多疑问,不知道你能不能解答一二?” 又是偏题的提问,不过李墨对此问题还是愿意回答的。他点头说道:“你有什么疑问?” “史书记载和氏璧已经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玉玺,就算史记有误,那我们如何鉴定宝藏里的那块玉璧就是春秋时候的和氏璧?因为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关于和氏璧的形状,重量和大小的记录。那在鉴定的时候我们所能依仗的又是什么?”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门外汉根本不会有此疑惑。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李墨让她先坐下,然后走出讲台,站在第一排前空旷的地方,他脑海里稍微组织下语言就说道,“我进京大后,我的老师朱昌平教授就跟我说过,考古是一门很复杂的专业,我们不仅仅是针对某一样古物进行鉴定,而是在鉴定它的真伪之后通过对它研究能够推测出当时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人情风俗等。” “同样,我们也会根据史书上记载的内容,推断出某一样古物是否是当时的社会产物。” “简单的举个例子,就以文字的演变来看。了解过历史的同学可能会知道一点,有文字记录的最早时期是殷商时期叫甲骨文,后来出现金文,到了西周后期出现大篆,小篆,到了汉代已经演变成隶书,草书,到了唐朝时期盛行楷书,行书。这是文字的大概演变时间历程,如果我们在逛古玩市场的时候发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