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明末大军阀 第1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 第141节 (第8/11页)

床已经被改造了一番,钻头的位置换成了砧台和固定的榔头,钻床在水流的带动下,通过齿轮和活杆带动榔头不断上下运动,敲击砧台,实现稳定的输出,用来打制铠甲的相关铁制部件。

    如此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毕竟机械的力量不会衰减、大于人力,而且稳定可控,效率也大大提升了。

    按照刘衍的估计,就这简单的水力钻床,比起人力、畜力来,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了几倍,一个工匠还可以同时照看几台钻床。如果以后有机会改进,或许一台水力钻床的效率更可以提高十几倍。

    当然,这种水力钻床也是有缺点的,便是成本较高,cao作时也经常需要更换钻头,根据一旁谭晓大和徐乐的介绍,这水力钻床成本与工作效率是一对一,不过刘衍看来这还是值得的,毕竟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都算不上问题,现在还是以效率优先。

    比起将来的大量生产鸟铳、打制铠甲部件,这些成本是刘衍可以承受的。

    而且以刘衍目前的情况而言,对燧发鸟铳的需求量庞大,光是新军将士的装备就需要三千余杆鸟铳,每日cao练下来,还会消耗不少的鸟铳,日积月累之下,鸟铳的产量就必须稳定、持续,这样才能供应得上。

    如今灵山卫的工匠也是缺乏。机械的推广并不会出现抢夺工匠饭碗的问题,反而可以让这些工匠学习到新的本事,双赢的局面。

    看着这庞大的水力钻床,刘衍赞叹不己,而后问道:“谭主事,用这钻床钻取铳管,多少天可钻取一根铳管?”

    谭晓大略略估计了一下,说道:“回大人,往日用人力钻取铳管,需要近月时日,而用这种水力钻床日夜不停的快速、大力钻取,一日之内,便可钻取铳管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