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调教指南_第72章 音协压力山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章 音协压力山大 (第2/4页)

、洞箫......不可否认,这些乐器确实有高句丽自己的特色,也有他们自己对乐器的理解在里面。

    但更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乐器很多都出自华夏,或者至少是在华夏传统乐器的基础上改进的。

    这点,不光是咱们的史书中记得明明白白,连高句丽自己的史书中也这么记载。

    而且不夸张的讲,唐笛没有华夏的短笛来的灵动、多变,玄琴就那几根粗麻绳绑一块,无论音色还是音质,都远不如我们的琴和筝。

    可人家就是做的好,就是能将其融合进现代音乐中,碰撞出或灵动、或厚重的历史感,你不得不服。

    就像,你不得不服人家的电视剧、综艺、电影......确实在亚洲独领风sao。

    但这还不是最让华夏音乐人难以启齿的。

    最难以启齿的是,全球文艺圈中,现在大批音乐人都认为,这就是高句丽民族独创的乐器。

    他们在盛赞高句丽的祖先如何聪明、浪漫、巧夺天工......

    他们也在盛赞现在的高句丽人,是如何的具有天赋和灵气。

    而这些乐器真正的创造者,却默默无闻。

    若不是范老和文三爷这几年拼了老命,搞出了一些动静,让世人听到了部分华夏古音,现在国际乐坛,没准还认为华夏历史上没什么音乐呢。

    别说老外,就连自己人也有这么认为的。

    前几年就有个做音乐出身的本国“公知”,在节目里大放厥词,说华夏民族没有音乐,都怪老祖宗之类的云云。爱读小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