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路上,我靠签到系统风生水起_第76章 春耕夏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章 春耕夏耘 (第3/4页)

绿色的霉菌在上面繁殖,这就说明酱块子做好了。

    在四月天的时候,可以选初八、十八、二十八的日子下酱。

    需要提前把纸洗掉,这个时候揭是不能整张揭下来了,因为都和发霉的豆子粘连上了。所以需要用水洗,同时也把霉菌丝洗掉,然后掰成鸡蛋大的块放到阳光下晾晒,晒干后才要开始做酱了。

    一定是刷干净后控干水份,无油无生水的小缸,还要准备一个捣酱杵,一般选酸枣木,耐腐蚀,选T字型的那种,到时候倒过来放,这样才能不断把酱缸搅拌起来。

    把掰开的酱块子放进干净的小缸里,然后放入用热水化开后晾凉的盐水,一般五斤黄豆就兑一斤半的粗盐,搅拌一番后再放入大约二十斤的水。

    用一块干净的白棉布蒙住缸口,周边用绳系上,一定要放到太阳晒到的地方。

    大酱一定要晒,不晒不好吃。

    晚上还有扣一个砂锅在缸上,防止下雨进水。

    然后每天两次用捣酱杵捣酱,自下而上,自外向内的捣酱,酱块越捣越碎,越晒太阳发酵的越快,大约三四天就能看到气泡,一个月就能发酵好了。

    这之后的酱就不用每天都捣了,大概三四天捣一次就可以了。

    刚酿好的酱还很稀,颜色也比较黄,透着股黄豆的清香,时间越久水分蒸发越多,酱就会越稠,颜色也就会慢慢的变黑,当然也就更咸。

    江明月小时候看过很多次姥姥和mama做酱,所以指挥着刘静姝她们做起来非常熟练,同时还教了李夫人她们几家来做,不过真的如前世一般,虽然都是一样的cao作步骤,但是每家做出来的酱口味都有些微的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