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疆臣。_第二十一章 江春遗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江春遗信 (第7/16页)

朝考,最后依复试、殿试、朝考三次的成绩,选取其中最优之人,进入翰林院。若翰林院进不得,也可以到六部学习,若学习不得,便直接授予知县,出京为官,历年皆是如此。”

    “所以,翰林院是朝廷里面最厉害的地方了?”杨吉对这个问题一直很好奇。

    “伯元,你就是这样和他说的吗?”那彦成不禁哑然失笑,道:“这位朋友,翰林院和六部,各有所长。翰林掌管的是辞藻文章、编修典籍之事,譬如眼下皇上八旬万寿临近,翰林院正在编撰《万寿盛典》,这便是翰林之事了。六部掌管的,是天下政务。只不过翰林院和皇上走得近些,更容易被提拔,六部不说别的,候补官员就有不少,想在六部升迁,所耗时日要长得多。”

    “那按你这样说,翰林院不还是最厉害的地方嘛?”

    “这位朋友,翰林也好,六部也好,最后看的,还是实际才能。有些人做了翰林不假,可对部院事务一窍不通,到了致仕那天,也只是个翰林,得不到重用的。最后能被皇上重用的大臣,都要在六部里经历过实务才行。当然,若是翰林做的好,被改官到六部,也是常事。”

    杨吉听那彦成这样一分析,对翰林六部的区别,也理解了不少,不禁暗自感叹他熟谙朝中事务,道:“相公,伯元和我说过,你是那什么旗人,旗人不是都在茶馆里遛鸟吗?怎么你不仅有学问,朝廷的事,还能这样清楚?”

    “是谁告诉你,旗人就要去遛鸟的啊?”那彦成听着这样毫无逻辑的话,又不觉笑了出来。

    “也没什么,就是伯元说起你的时候,说你谈吐不凡,必是旗人中的高门大族,我这不是好奇嘛,相公,您家中是……有做大官的人吗?”

    “朋友,比起这个,我想,你现在该考虑的,是到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