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山东学政 (第3/10页)
修正历代正史传抄之误。早在北宋之时,就有著名的金石收藏家赵明诚,撰写《金石录》一部。而进入清代,随着考据的进一步发展,但凡碑帖、石刻、钟铭乃至许多残片,都逐渐开始被学者重视,清代很多学者都用金石之上的文字,来校对经史著作,也无意间促进了上古文物的保护。阮元一直有志于重修《十三经注疏》,故而在金石方面也颇多留心。只是平日缺少闲暇,又无充足的家赀,故而一直未能有所进展。 翁方纲道:“阮宫詹,先前京中刘崇如大人,与我也是颇有交情的,他曾致信于我,说你校勘《开成石经》,致力颇多。老朽想着,你也自当对这金石之事,有些兴趣才是。山东自古便是齐鲁之地,礼器、古迹,不可胜数,赵德甫编订《金石录》,不就在这里么?唉,老夫在山东搜寻了不少古器,可有些始终只是听闻,却不得见,譬如秦始皇的琅琊台石刻,老夫从那里路过了好几次,却始终没有机会去看看,也是遗憾。” 阮元道:“既然如此,下官在这山东督学,也要多费些心思,搜寻这金石之物了。只是翁大人说这山东金石,所遗不可胜数,却要从何处入手,最为方便呢?” 翁方纲道:“那自然是这山东第一家……或许是天下第一家呢,至圣先师圣裔,千年礼乐世家,阮宫詹可知道?” 阮元道:“翁大人所言,难道便是曲阜衍圣公之家?” 所谓衍圣公,是孔子后裔特有的封号,自北宋起,孔子后人被封为衍圣公,此后近千年间,传承不断。孔子之家若论家产,或许比不上一些大富大贵之家,但“圣裔”之名,海内独一无二,圣人血脉,千年遗风,自然让孔家独出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