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十全武功 (第7/10页)
倒是比较认死理,也小声道:“施大人,宣读诏旨自有翰林学士为之,哪里是什么元日所无之礼了?” “各位暂且安静,这茶都快上来了,就安心品茶吧,再说下去,也不知各位要把什么事翻出来呢。”这人是通政使李台。其实元日赐茶,一直淡而无味,不过是走个形式。可各人想想,元日朝会本应严肃,说多了也怕前面几位侍郎反感,将各人之举告知乾隆,那这一排三品京卿,谁的官位也别想保住,于是大家也就不再言语了。 或许阮元等人并不知道,前面的官员议论或许不多,可心里也都各自在思量着一切。 比如和珅。 虽然和珅十年以来,权势熏天,已逐渐取代了年迈的阿桂,成了清王朝第二号人物。可乾隆在皇子交往之上,一向监督甚严,和珅平日又多是从西华门出入,与永瑆和永琰交往极为有限。 若只是说起二位皇子,其实和珅心中并无偏重之人,可他清楚,嘉亲王永琰的授业恩师之一,就是时任安徽巡抚的朱珪,而朱珪一向与王杰、董诰相熟,而王杰和董诰平日与自己势同水火,即使同在军机处值班。 也就是说,如果即位的是嘉亲王,王杰、董诰、朱珪三人必将大受重用,而嘉亲王即便不针对自己,权势此消彼长,自己也讨不了好去。 所以对于和珅而言,即便成亲王与自己交往同样不多,让他上位,总比嘉亲王好些。而王杰和董诰虽然口中一言不发,心中却也更希望太子是嘉亲王。 元日向来是行礼、主祭、赐宴之日,并无其他作为。可军机处中,平日的明争暗斗可一点不会少。而且,自乾隆五十一年年末形成的军机处六大臣格局,也在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