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1章 志愿兵 (第3/6页)
多,可实际上,这三百多人是五十多科的总录取人数,什么童子试、道举试、医举试、明字明算明法等等。 真正正式的科,秀才、明经、进士三科,秀才只录了一人,明经录了十个,进士录了四个。 那个秀才就是孙伏伽。 其余的这十个明经,有九个是来自于大唐各大名门士族,四个进士更是都是五姓子。唯一一个不是名门的那个明经,还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 孙伏伽这个秀才,和其它十几人参加了随后的吏部试,又有四个没得到授官,因为年龄、相貌、出身等问题被刷下去了,十一个授了官,孙伏伽授了个正八,四个进士授了从八,那六个明经只授了正九品。 至于其它的那几百个,都没官做,只是补充到各部衙等做了吏员而已。 而且这次科举考试,张超看来完全就是乱来的。 有一半都不是看成绩录取的,是看名声、看出身。 这样的科举,栓子他们是一辈子都没机会的。就算是白鹿书院的那些平民学生,以后书读的好了,得到荐举参加科举,可以这种科举制度,他们百个里有一个能够考中就算了不起了。 不讲成绩,不讲公平的科举,寒门子弟机会太少了,除了这个制度能变。 栓子和柱子都是年轻人,十多岁的年轻人跟着张超身边,也算是开了眼,见过许多世面的。他们并不甘愿做一辈子的长随,也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良民,甚至挣个出身。有房有田,甚至有个勋职。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当兵打仗了。 平时还没这机会,这次招募志愿兵,是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