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6章 免死金牌 (第1/8页)
“赐铁券、恕一死!” 皇帝最后一道赏赐,让满殿皆惊。 铁券,又叫免死券。 铁券形如筒瓦,铁制。是皇帝分封功臣爵位时颁赏赐给臣子的信物和凭证,由汉高祖起,上面一开始是加官进爵、封侯纳地的凭证,上面刻有受赐人姓名、勋劳、官爵,写有子孙承袭爵位等。 以铁为契、以丹书之、以金为匮、以石为室,将皇帝与功臣的信誓用丹砂写在铁券上,将在金匮中藏在石头建成的宗庙里,以示郑重。 因为用丹书所写,又是铁制契券,因此称为丹书铁券。 南北朝梁朝时用银字填写,隋朝时改用金字填书,因此也称金券金书。 铁券一开始只是封爵的凭证,但到了隋唐之时,铁券开始有了免死特权。隋文帝就曾赐李穆铁券,恕其十死。 李渊起兵,长安称帝后,也颁给太原元谋立功的功臣们铁券。 李世民、裴寂、刘文静三人各恕二死,长孙顺德等十四人可恕一死。 大唐立国到如今,总共才赐给了十七个大臣免死铁券。 今天,张超是第十八个被赐免死铁券的大臣。 不过若是张超在场的话,肯定对这免死铁券不屑一顾的,因为免死铁券表面上有免死次数的功能,但实际上,真出事了,这免死金牌是救不了命的。 刘文静可是大唐开国宰相,三省纳言之职,还是太原元谋功臣,特赐铁券、恕二死。可刘文静武德元年刚拿到的免死铁券,武德二年就被杀了。别说恕二死,打折恕一死都没能够。 因此,免死券这东西,也就是个好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