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332章 挖墙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2章 挖墙脚 (第5/7页)

个好办法,就是把地便宜的卖给张家,张家再原价卖给他们留下的儿子,这样地转了一圈,又落到了自家儿子手上。而他们呢,去了洮州,又能分一回地。虽然这是挖朝廷墙角,但大家听了却都很高兴。

    如果不这么转一圈,地是不能直接留给儿子的,因为那样还是朝廷的口分田。但转卖一圈后,地成了私田了。

    反正灞上百姓的私田都少,并不会超过一百亩的上限。

    崔莺莺不反对村民们把田留给自己的儿子,张家出钱收田,也是互惠互利的事情,百姓卖地拿了笔钱,去洮州过新生活。张家也趁机收下不少地,两好互利的事情。

    最后,不少人还是打算不把鸡蛋都装一个篮子里。

    留一两个儿子在灞上,这样灞上还有个根,洮州又开个枝。当然,也有些人在灞上过的一般,干脆就拼了,全家老少一起报名去洮州,把家里那一点点地也直接卖给张家了,连宅地、树木甚至是破房子旧家具全卖了。

    能卖多少是多少,只留几个箱笼,然后带上衣服被褥走人。

    崔莺莺马上安排人负责登记,又安排人负责去丈量土地、评估财产。

    又请来衙门里的人和附近的族老乡望们,一起做为中介见证。

    谈妥之后,就是签约立契。

    最后,张家给大家开出庄票。

    “这是为大家着想,路上带着许多钱帛也不方便,你们拿着这庄票就好,等到了洮州,那里也有张记钱庄,可以直接取钱。”

    崔莺莺建议大家只拿些零钱,大部份则存到钱庄里开庄票。

    钱庄会专门请护卫押运钱帛去洮州,这样一来,大家路上就方便也省心。

    “青嫂子,你看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