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黜陟大使 (第4/5页)
这个皇嫡子,军功赫赫,手下不但有数万直属精锐,而且谋臣如云武将如雨,偏偏还担任着无数要职,不但是中央的尚书令,还担任着天策上将,总领对外征讨,另外又领雍州牧,又担任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总领陕东军政。 半壁江山都握在李世民的手里了。 “玄成之意是?” “殿下,我们可以仿这灞上酒业的十五经销区啊!” 魏征的想法很简单,让太子上奏皇帝,说如今天下一统,行台无再保留之必要,裁撤所有的行台。但是呢,一下子就裁撤掉,也会大大降低朝廷对地方的管控,毕竟如今刚一统,许多地方也刚归附没多久。 因此,魏征建议,裁撤各地行台之后,把天下分为十五道,每道任命一个黜陟大使。 “黜陟大使?”李建成有些意外,不过他还是听明白了这个官职的用意。 黜是贬斥、废除的意思,陟是晋升。黜陟大使唤,很明显是一个能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并将他们政绩上报中央,并提出推荐或贬黜建议,使进行对地方官吏的职务升迁或者贬黜的长官。 甚至黜陟大使唤还能不上报就直接处置一些违法犯忌的官员,可以罢官,甚至入狱等。 这样的官职,其实在汉朝时就有了,这是监察官。 汉武帝时就曾把全国分成了十几个监察区,称州或部,每州设置刺史或牧一人,监察所有郡国。 隋朝大业时,杨广也曾设立过司隶监察州。 现在魏征提出把全国分为十五道,每道派出黜陟大使唤,这其实就是进行派到地方的钦差,让他们巡察地方。 说白了,叫黜陟使也好,按察使唤也好,巡察使、观察使也罢,甚至采访使唤,安抚使唤,抚慰使等等,其职责都是巡察御史的性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