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363章 刺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 刺字 (第2/6页)

汉带着一个女孩,还养了两只獒犬。

    这个老人所开的店铺并不做一般的生意,他们只做一样,就是黥刺。

    黥刺类似于刺青,也叫墨刑。

    一般罪犯、奴隶,都会黥面以为记。以前黥面都是直接用刀在脸上刻字,然后涂上墨炭,使字永远保持。

    只是后来慢成了针刺,这能让犯人少受点苦,也不容易意外死掉。

    小店的店长姓王,但这里的人都叫他黥头,那个年青的姑娘则是他的孙女,是他从小收养的,也不知道原来姓什么,大家平时都叫他黥女。

    黥头平时的生意一般,这里过去胡汉混杂,刺配来的犯人很少,偶尔有发配来的罪军,也都已经刺过了。

    当地的人对奴隶则使用更简单的方式,烧红铁直接在手上、额头上烙个标记,跟烙牛烙马一样简单。

    黥头往往一年也接不到几个黥刺的生意,因此他平时还兼干点其它。

    跌打推拿、正骨接骨,针炙拔罐,顺便卖点狗皮膏药之类的,他甚至还能给人开药治病,也能给牛马接生,总之,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能干脆一些,日子倒也是就这样过下来了。

    不过最近,黥头又重新拿出了他那套黥面刺针。

    上次张使君擒了许多吐谷浑俘虏,然后把这些人全都发卖为奴,两万多个奴隶都卖给了府兵。

    新城骠骑府的一千府兵就买回来三千多个奴隶。

    张使君发了一道政令,规定了许多如何对待奴隶们的条例,比如不得虐待等。如果虐待,要被官府处罚,若是无故杀死奴隶,处罚很高。

    具体的规定不少条,其中跟黥头有关的一条就是每个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