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二章 争锋相对 (第2/6页)
要说派兵回应。 这种软弱无力的手段,换来的只会是一次比一次更为严重的羞辱。 就好如大乾是他们大莽圈养的绵羊,胆小怕事,软弱无能,只要他们大莽有需求,就会向大乾发难,进而索要好处,这便是大莽一贯的作风。 而大乾的回应,一开始顽强抵抗,不屈不挠,不甘于被大莽屈辱,只是这种抵抗大莽的现象并未持续多久。 十二年前,大乾突然一概往日固守城池的做派,由兵部尚书于建安钦点十万精兵讨伐大莽,在京城誓师,想要雪耻大莽,进而收复失去土地。 那时候乾熙帝刚上位不久,正值青年,自然也是野心勃勃,想要在战功超越先辈,一饮旧耻,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就有了那场最为声势浩大的北伐。 只是谁也没想到,气势汹汹的北伐,刚到边关,第一战却惨遭大败,面对大莽骑兵的横冲直撞,北伐军队根本无力抵抗。 特别是站在平原上的北伐军队,没有限制骑兵的办法,以至于只能沦落为大莽骑兵的刀下亡魂。 三军统帅于建安战死,北伐军队兵败如山倒,十不存一,只剩不到几千人逃回关内。 北伐军队惨遭屠戮,自此大乾群臣风向大变,无人敢言战,乾熙帝也因此一蹶不起,不再有想过反抗的想法。 只不过近年来,大莽贼子越发得寸进尺,倘若真如东方和所言,长期以往,大乾必将陷入不复之地。 要说东方和是谁,为何在朝堂上,一向对大莽不感冒? 这件事,还得从他一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