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刷淘宝_分卷阅读17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5 (第2/4页)

者是研究成果。

    然而,这些林冉统统都没有。

    研究小组成员来自国内一流的钢铁厂,组内各个都是能人,大家虽然觉得林冉办事很厉害,但也不至于厉害到能直接参与到这次研究小组中。

    这种明显的‘镀金’行为,渐渐引发出大家的讨论。

    不满虽然不强烈,但也都想从钢铁厂的领导们口中,打听出林冉到底何德何能,能进七车间研究小组。

    高厂长作为将林冉安排进研究小组的决策人,以及发起人,对着明里暗里过来打听的各路人马,只得状似无意的将这批设备的由来透露了出去。

    让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并不是林冉为国内、为石景钢铁厂,弄来了这批设备,而是她换来这批设备的,是实打实的技术。

    七十年代中期,人们一提起国外,尤其是美、日这些资本主义国家,还都是十分向往以及肯定的。

    所以在听得林冉的照相机技术,能让美国佬动心,且费心为其换来日方设备后,都很好奇林冉发明的那个照相机技术,到底有多么厉害。

    国人的发明可以走出国门,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

    这时候有人开始想起林冉当初入厂的时候,是因为手拉犁的发明而破例招进来的,现如今再加上能让外国人惦记的照相机技术,——年仅16岁的林干事,应该是有些真本事的。

    于是,钢铁厂的职工们,再一次将林冉的事迹宣传开来,渐渐的,大家开始觉得钢铁厂将林冉加入七车间研究小组,。

    林干事加入七车间研究小组,那是凭自己的本事,有能耐你也搞来一套新型设备啊?人家自己弄来的设备,你不让人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