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一百二十五章 边吃边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边吃边聊 (第6/16页)

下,要么就自己黑化出人头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要么,就是直接害死了那个带着光环的人。

    这种心理上的扭曲,随着时代的变更,其实出现的越来越频繁起来,当下社会竞争压力都大,这种嫉妒心理是十分可怕的,说不定哪天就会因此发生十分骇人的事情。

    然而,这些在苏辙身上倒是一点都没有发生过,他这个人,其实十分随性而且懒散,在这方面,他甚至于已经超越了自己的哥哥苏轼。他心里想的,和现代那些嫉妒心强的人完全不一样。

    苏辙心中想的是,他巴不得一切的鲜花和掌声都给到苏轼,这样的话,没有人注意到自己,若是之后自己真的在某一方面做的十分出色,那就会被叫做一鸣惊人。若是自己一直在苏轼的光环之下,倒也不错,因为那些麻烦事情都不会找上自己,自己倒也落得个清闲。

    这种悠哉游哉的态度,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倡导。

    也正因为苏辙的这种心态,导致了他对于陆垚,其实并没有过多深入的了解。比起哥哥苏轼来说,苏辙对于陆垚的关注点更放在了他的诗词本身,还有他强大的厨艺上。至于其他事情,自然有哥哥跟陆垚打交道,只要苏轼说要做什么,自己去做就好了,别的自己才不管呢,有东坡rou吃,有酒喝,再考取个功名,何乐而不为呢?

    相比起苏辙这种懒散的心态,苏轼虽说性格当中也有着随性和潇洒的那一部分,不过可能是受到他父亲苏洵的影响,其实苏轼的内心当中,还是十分渴望着入仕为官的。之所以苏轼答应了陆垚让自己做解说员的这一工作,其实有很多原因。

    首先,那就是苏轼和陆垚的交情的确不错。二人相识于青楼,虽然不是什么高雅的场所,不过苏轼向来不拘一格。陆垚做出的几首诗词,让苏轼都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