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薄利多销才能赚钱 (第1/5页)
对于水泥墙的好奇,文臣们上前挤开一些武将,上前去对着水泥墙一阵敲打。. 通读圣贤书的文科生哪里懂得理科生的浪漫,他们还是想不明白沙石仅仅加上一些水泥,恁的变得这般坚固,简直如神迹一般。 赵祯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肯定要关心一些细节上面的问题,“陆垚,不知道你说的水泥造价几何?它虽然质地坚固,若是造价过高的话,还是不能选它作为建筑城墙的材料。” 赵祯当了几十年的皇帝,对于财政这一块比任何一个朝臣都要熟悉,包括三司使。 每年都会有税收收入的奏章呈现在他的面前,大约每年有多少税收他心中有一个数字,还有每年其他的地方支出他也有个大概的了解,能留给修建城墙的钱财并不多。 陆垚说过这种修建城墙的方式要比之前夯土法要省钱,不过他是有些不信的。 一个上位者不能完全听取臣子的话,他必须有自己的判断。 一个宛若神迹的材料怎么可能比从地里挖出来的黏土建城还要便宜? 如果用水泥的价格过高,即使它再好赵祯也要考虑一下用不用它。 一个国家总不能为了修建更坚固的城墙而弄得百姓怨声载道,而且现在的城墙同样能抵挡住辽军。 “官家如果不信的话,可以随我一起去看一下水泥是怎样炼成的如何?其中价值究竟多少,官家一看便知。”陆垚早就明白想要将水泥给推出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要闷声发大财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水泥的用处很多,需要的量很多,薄利多销才是它的出路。 比如水泥出价五贯一吨,那只有富人能用起。建筑出来的房屋就会很少,毕竟富人的人数是很少的。 如果水泥卖五百文一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