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在御,宠辱两忘_分卷阅读12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5 (第2/4页)

无害成若催蕾拂柳、温柔化冰的春风之人。

    我想起在大崇恩寺,这人与师傅席地相谈,同意倒戈时,提出的要求,便是无论如何,也要保住李朗的性命。

    他说……

    要让李朗也尝一尝,屈居人下,不得不忍辱负重,以身事君的滋味。

    师傅闻言哈哈大笑,前仰后合,连声称是。

    我在一侧,偷眼望他,他亦在微笑,云淡风轻,令人捉摸不透他真实的心意。

    他真的愿意背叛李朗吗?

    他的女儿,不是听闻便惨死在刻有“卍”字的玉笛下?

    如此他仍愿与师傅同谋大事?

    我又糊涂了,我对师傅说,这个人其实不可信。

    师傅却告诉我,无需多虑,赵让绝非那种纠结于儿女情长的人。

    无论于公于私,他都要对付谢家,然而一来谢家在王都势大根深,撼动不易;二来皇帝瞻前顾后,再加上边境战事胶着,秋高马肥,只怕北国又将沿途侵袭,大军戍边任重,难以回调——

    如若不剑走偏锋,如何方能大仇得报?

    再说,师傅神秘地一笑,那“卍”字玉笛,谁说就与谢家、今上能完全脱得了干系?

    当年做下决定,派遣刺客对南越将军图谋不轨的主使者究竟何人,师傅自给了赵让一个全然不同的答案。

    并非是那被赶下龙座、不知所踪的李冼。

    还有,若他选择留在金陵,那筚路蓝缕而创建的南越国土,便从此沦丧,师傅说,以赵让的心气,他不会心甘情愿。

    同席之中,还有从南越来的赵让旧部,似乎他们都以赵让马首是瞻。

    从他们那里得到的南越新事,令赵让的脸色阴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