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4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7 (第2/4页)

区科研条件很差,胡卫东绞尽脑汁想出的几项要求较低的课题研发完成后这些专家就没什么事情可做了,留在苏区岂不是浪费资源?但李寿恒等人却坚持说可以等胡卫东找到了更好的科研基地后再把他们接过去,实在不行甚至可以坐飞机,虽然有点危险,但并不比跟着胡卫东上路更大,毕竟谁知道红十五军北上后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条件更好的新根据地?

    对此胡卫东也无话可说,虽然他脑中早就有了一个十分合适的目标,现在却万万不可泄密,最后只得同意了李寿恒等人的要求,让那些有课题正在进行中、或者说在苏区可以开展工作的专家(飞行员也一样)及其必需的助手与技工留了下来,另外为了精简队伍,一些较差的工人与学员也被留在了苏区,令同行的非战斗人员数量缩减到五万以下。留下的这些人经过艰苦的奋斗,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建起了苏区第一个热电厂、第一个水电站(装机容量仅有几百千瓦的微型水电站)、第一个有色冶金厂(铜锌铅)、第一个电解精炼厂、第一个机械厂、第一个钢铁厂、第一个硫酸厂、第一个硝酸厂、第一个炸药厂以及后来成为闽赣浙粤皖边区经济支柱的炼钨厂,虽然大部分规模很小,还带有明显的试验性质,但毕竟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也大大改善了苏区的经济和财政状况,尤其是兵工厂更是获益良多,此后就算外面封锁依旧,至少枪弹的生产总可以勉强维持……

    但为了保护他们以及工厂的安全,胡卫东却被迫多留了一些部队下来,令闽赣浙粤皖边区留守红军的总兵力超过了五万人,另外还留下其中大部分应该都能够痊愈归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