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客_第7章 柳宗元和刘禹锡:诗人的旅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柳宗元和刘禹锡:诗人的旅途 (第6/9页)

以为时间可以证明一切。现在我落难也已经这样久了,但朝廷中关于柳宗元的造谣依然风风雨雨不能停止。”

    为了求生,他还要继续硬着头皮给从前有交集的朝中贵近寄送文集。柳宗元做监察御史里行时武元衡是御史中丞,他的顶头上司。代拟表章的事情柳宗元做过不少,武元衡后来升做西川节度使政绩卓著,也很会表现识才怜旧的风度,他给柳宗元和刘禹锡都写了慰问信。但叙旧可以,起复不行:永贞革新时武元衡因为不站在王叔文一边从御史中丞被贬至太子右庶子[34]。柳宗元、刘禹锡如同鸡肋,弃之可惜,但谁都不愿意赌上自己的前途去再次起用他们两个。

    回到京城遥不可望。更给祖宗蒙羞的是,他快四十了,连个儿子都没有,死都没脸去死。

    七

    柳宗元的妻子去世之后,他忙着考试升官,而后忙着革新朝政,总以为再娶是很容易的事。没想到被贬到永州,连老婆也娶不到了——他要娶妻生子,至少要妻子出身名门世族,可以配得上河东柳氏。永州这里蛮荒险远,哪里来的合适人选?元和四年(809年)以后,少数几个亲密故旧开始给他写信,柳宗元反反复复向故人乞求替他寻一个合适的妻子生个儿子。

    在《与杨京兆凭书》里,他对老丈人杨凭说:可怜我妻子早早死了,曾经有个儿子,无一日之命。至今无以托嗣续,恨痛常在心目。孟子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世上的人最怕的就是没有儿子。老天如果可怜我父亲让他的香火延续,就请让我得到大赦,回到家乡立家室。那就是我尽了做儿子的孝道。如果我从此之后再掺和朝政,天厌之,天厌之!

    杨凭后来因为贪污罪被贬,接替他做京兆尹的是老朋友许孟容。柳宗元于是又给许孟容写信,在这封《寄许京兆孟容书》里再次强调,万一刑部能够去除我的囚籍,我也不堪再做什么大事了。只求您看在我们两家是通家之好,可怜我祖宗没有后代,如果有合适的人选,替我张罗。我也不指望能够回到长安,不指望能够替先人扫墓,住进我家老宅,只求能够让我稍微北迁瘴疠不那么严重的地方,娶个媳妇儿,生个男孩儿,有所托付,我死了也放心。

    元和年间,风云变幻。永贞元年(805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去世;元和元年(806年),节度副使刘辟反叛,被镇压;元和二年(807年),镇海节度使李锜反叛,被镇压;元和五年(810年),朝廷开始了长达六年的镇压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的战争。在这一次次的战争里,宪宗向天下宣示了他绝不姑息藩镇的决心,一步步成为后代史书里记载的“元和中兴”之主。柳宗元年轻时的朋友韩愈、元稹如过山车一般享受着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柳宗元则在楚越之郊,在一面面有如牢狱围墙一般相拥的山峰之内,觍着脸,一封又一封向京城投递书信,求一个可以结婚的老婆。

    八

    他也还讨一类人喜欢:愤怒青年、失意秀才、贬谪朝官。柳宗元的族弟柳宗直考上进士却没有得官,时有传说,都是因为有个罪人哥哥柳宗元连累了他。柳宗直干脆就去永州找柳宗元,向他学文章,陪他到处玩,照顾一家人。类似的还有柳宗元的表弟卢遵,跟柳宗元同样被贬谪而无所事事的吴武陵。

    这一群被时代抛弃的人什么都没有,只有大把的时间,于是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柳宗元负责规划路线:从龙兴寺走到法华寺,登上法华寺西亭可以望见湘江,湘江的支流冉溪,冉溪之外的西山。冉溪而南,西山往西的钴鉧潭,钴鉧潭西有小丘,小丘西又有小石潭。都游玩一遍。

    过了几年,他搬去冉溪,没多久,再次从西山开始另一个方向的巡游。

    西山中有可以观景的朝阳岩。朝阳岩东南,冉溪水行至芜江,有袁家渴。楚越方言中,水的支流叫“渴”。袁家渴西南步行百步,有一条长十许步、宽窄变化在数尺间的石渠;水流从大石下穿过,往更远处菖蒲覆盖,清鲜环周的石潭源源而去。石渠上有石桥,过桥西北下土山山南,又有一座桥,过桥后是一条比石渠宽阔三倍的石涧,涧底是宽阔不见边际的整块大石。水流冲刷着石床,流若织文,响若cao琴。

    这两次长长郊游的记录在《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这些就是后来提到柳宗元必要提起的《永州八记》。

    山水游记,柳宗元眼前已见过许多范本:北朝郦道元整理地理文献而成的散文体《水经注》,南朝诗人鲍照的骈体《登大雷岸与妹书》。但没有人如柳宗元,他的文字踏着如水流般自由流动的步态,有击石般玲珑的音律。当时流行学骈体文写公文,他偏不。他按着司马迁的路数写散文,但从小接受的骈骊对偶让他的散文里有强烈的律动,朗朗上口。韩愈在朝,柳宗元被放逐,但不妨碍他们一道提倡的散文写作成为当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