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节 (第3/6页)
,这些工序大致了解。” 易思岚接上话:“我看旁边有一间稍小些的厂房,是做什么的?” 和这边的大厂房对比,那一间不止小,也很安静,方才从墙外经过,并没听见什么机器运转的嘈杂声音。 孙海玲回应:“那边是古法制茶。” 她回身,朝那间屋子走,到门边时接着说:“直白点说,就是纯人工制茶。这边的茶叶,都是茶树年份长的,古法制茶更能保留住这些茶叶本身的香味,也更能让茶汤有层次感。但弊端就是,产量小。” 这里的工人不多,年纪看起来也都至少是四十偏上,穿着与机器制茶的工人们不同,多为简单舒适的苎麻面料,大约更利于透气,也更轻便。 易思岚放慢脚步往里进,仔细去看工人们手上cao作的步骤。 屋子里一时寂静,没了说话声。 跟在后头的续念有些紧张起来,以为他们是因为产量低的问题受困扰,只好迈步上前。 照记忆中各种工具的摆放位置,伸手去抓了把茶叶,“纯手工产量肯定比不上机器,这没办法改变,但我们一盏春的古法制茶,从制茶师到茶叶挑选,每一步都经得起考验,这些茶叶也绝对符合你们的要求,你们在意的重点并不是产量,而是能否最大程度保留茶香,不是吗?” 一股脑说完,她喊了声:“易思岚?” 易思岚往她身前挪了挪,低头应:“嗯,我在这儿呢。” 她循着声音伸手,摊开掌心将那把茶叶递出去,“你们先闻一闻,一会儿我再泡给你们尝尝看。” “我保证,这些肯定比你们那天在茶博会上喝到的味道更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