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6 (第4/4页)
直是许多野心家为了谋取私利所常用的一种手段。而在康熙登基为帝之后,大清国内所发生的伪朱三太子案便有数起之多。而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次便要数杨起隆假借朱三太子之名起事一案。 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吴三桂正在云南起兵叛乱,杨起隆竟朝廷忙于平定三番叛乱之机,在北京率众起义。失败之后,杨起隆便在亲信的护卫下逃脱了。此后,康熙曾经命人多次搜捕、缉拿杨起隆,皆一无所获。 康熙十六年,福建永春县人蔡寅又自称是“朱三太子”,凭借巫术蛊惑百姓,又与台湾的郑经暗中勾结,带兵数万攻打漳州;同年六月,河南柘城也有人自称是大明“朱三太子”,并率众反清。 康熙十八年,陕西汉中、兴安一带又有人自称“朱三太子”起兵反清,后被抚远大将军图海击败逮捕。为首之人自称是杨起隆,之后却被证他只是杨起隆的部下,不久后被押往北京处死。 康熙阴沉着脸,冷哼一声,“这些自称是大明朱三太子的人,其实却既不是朱慈炯、也不是朱慈照,但是这些人却能借着朱三太子的名号在外面招兵买马,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处处与朝廷做对。其罪难恕,其心当诛!” 康熙将查寻搜捕刺客一事交由图海负责,并且提点图海,在查找刺客的同时,务必尽快将隐匿在民间的朱慈炯和朱慈照找出来,并且以假冒朱三太子之名将二人处死。而对于那些假借朱三太子之名谋反的逆贼,也要将其一网打尽,尽数诛灭,以免给朝廷留下隐患。 康熙自不在意那些谋逆之人究竟是真的朱三太子,还是假冒的朱三太子,只要是威胁到大清江山社稷的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