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一条:新生活 (第5/6页)
她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说吹长笛很容易吹褶嘴角,然后这项乐器就彻底从我们家消失了。 在某个清晨,我迷迷糊糊打着呵欠走过客厅时,一直在摆弄花瓶的母亲突然叫住了我,带着一种神秘、兴奋、激动又有点不容辩解的语气说:“莉芙,我决定好了。” “……啊?” “芭蕾。” 如果不是我没睡醒就是她没睡醒。 看着她认真的表情,我觉得我有必要提醒一下她:“mama,我十六了……你觉得……” “嗯?” “……没什么。”芭蕾就芭蕾吧,只要别让我一天到晚在这间门窗紧锁的屋子里闷着,什么都行。 我原本以为像尼恩这样的小镇是不会有芭蕾班的,可事实证明我错的离谱。我实在是低估了芭蕾在法国的普及程度。这个补习班不算太正规,因为他们的性质比较奇怪:他们最初是一个芭蕾 舞爱好者们的一个小型结社,后来变成了一个小剧团,在周边城镇演出的同时也会带一些学生作为额外收入。我去报到时,引起了不小的议论,从他们的言论听来似乎是搞不懂我一个“大龄 姑娘”干嘛非要和自己过不去,来学芭蕾。 理所当然的,我被分到了初级班,每天下午都要和一群整整小我议论的小朋友对镜练习基本脚位手位。我们偶尔也会成组锻炼身体的柔软度,不过让这群孩子帮我甩腰或是压腿实在有些困难 ,于是我经常会找各种借口偷懒,反正对我未来的舞蹈生涯不抱任何希望的老师们总是对我睁只眼闭一只样的。 这一切听起来都挺美好的。 嗯,如果没有瓦伦亭科夫尼的话。 他永远都是芭蕾班的男主角,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