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4 (第3/4页)
后迅速溃退,偌大的东北,改旗易帜。 东北已沦陷,再往下一些就是华北。 宛城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军事位置,它是北平的天然屏障。日军一直在宛城附近驻军,试图挑起双方的矛盾。一会儿说士兵丢失, 一会儿说宛城军方居心不良。 近来宛城和□□桶一样,稍微蹦出一个火星就能引爆全场。 司青衡一面令士兵谨守秩序,不让对方找到任何借口,一面向南京发电报请示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司青澜已向南方撤走,虽然很不愿,但温惊鸿和苏宝玲都在南方,他行动不便,暂时回不来。司青颜开始组织学生南迁,让他们顺路带一批珍贵古物,以免前人心血被毁于战火。学校里的很多学生、研究所里的科研人员等,都不愿意走,然而在战斗即将拉开的宛城,科研人员不能留在一线战场,每一个高知识分子都是难得的人才,损失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补回来。相对稳定、和平的南方更适合他们。这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十分稀少,同时也很顶用。遇上不会的东西,他们别无他法,只能使劲琢磨,再弄出一个结果,常常是一人身兼数职,各个学科都有成就。 司青衡让司青颜也撤退,司青颜表面上说嗯嗯嗯,实际上还在宛城处理各方面的事情。 这场战争来得太快。 宛城还没来得及好好发展,就要面临战争的摧残。建好的房屋,商舍,学校,全袒露在敌方的枪炮下。 大局无法撼动……就算他去暗杀对方的将领,也会有一个新的指挥官顶上,战争起始的锅会死死扣在司青衡头上。说不定在后世,对方国家的教材还写着某位司姓将军派人暗杀某无辜军官,率先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