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00 (第4/4页)
要的原因。 对此说法,沈蔓之前还颇为不屑一顾。她觉得赵宏斌无非凭借投机取巧占尽先机、赢得竞争优势,根本不足为惧。 然而,参加过他回国后立刻召开的集团大会,沈蔓却不得不服气,慨叹一声“难怪”。 赵宏斌亲自登上主席台,为全体员工做专题发言:从业内形式到国际潮流,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旁征博引、参考文献,证明接下来行业发展的重点已经变化,集团内部的科研部门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后期支持更要全力跟上,财务、法务则积极保障…… 男人站在台上,没有一点就着的暴躁脾气,也没有不受控制的生理反应。对着满屋子靠自己吃饭的员工,他显得格外自信沉着,与沈蔓记忆中的赵宏斌截然不同。 从他的发言可以看出,赵氏这些年虽然由老一辈的人掌舵,但真正的核心业务却是掌握在“小赵总”手中——至少,他才是懂行的那个人。 生意人搞技术,常常被下面人忽悠得团团转,原因就在于隔行如隔山。管理经验丰富,不一定能打造出合格的科研团队;谈判桌上游刃有余,不意味着专业领域内也能说得上话。 身为专利掮客,沈蔓见过太多“人傻、钱多、素来”的笑话。这一行说白了,占的就是信息不对称的便宜。偏偏还有那幺多冤大头,基础理论半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