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1 (第3/4页)
带了一些盘缠,足够路上花的。 至于盐引,他打算到金陵再用,毕竟金陵是京都,物价都极贵, 没足够的钱,可不好生存。 “对了, 哥, 这一万斤盐引,要换银子,大约能换多少?”林清虽然知道他爹从盐场买盐引用多少钱,可他从来没卖过盐引, 毕竟盐引对于盐商极为珍贵,可以说是盐商的命脉, 盐商只有拼命的买盐引, 可很少有卖盐引。 这次要不是他去科考,关乎这整个林家的命运,他爹和两个叔叔也不会咬牙从盐号中抽一小部分盐引给他, 要知道当初他和他大哥分家的时候,林父可是连盐号动都没敢动,更别说分盐引了。 林泽估算了一下,说:“在金陵,这一万斤盐引,卖上千两银子应该很轻松。” “这么值钱?”林清惊讶的说:“朝廷不是规定盐300斤为一引,一引要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运输)银三两。也就是300斤的盐引,总共银六两六钱四里么?” 林泽扶额,叹气说:“小弟,我现在真庆幸幸亏爹爹没把盐商传给你,要不不用一年,你就能把整个林家败光。朝廷确实规定300斤盐卖六两六钱四里,可实际呢,你觉得你拿着六两多银子,盐场能给你一张盐引?你知道每年爹爹光在盐场上下打点用多少钱,你知道爹爹为了买一张盐引,需要给盐场多少钱? 我和爹爹算过,一张300斤盐引,没有十两以上的银子,根本拿不出盐场,这还不算每年过年孝敬的钱。 而且,每年淮北淮南两大盐场产的盐都是有数的,所以盐引的数也是一定的,虽然朝廷划为十片,可每一片的盐其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