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 为了战争为了胜利(一) (第4/5页)
的电文很快抵达了京城,朱尔典立刻明白自己的机会来了。但堂堂大英帝国的驻华公使又怎么能亲自去见一位督军,朱尔典就把自己的秘书派了出去。 在关注何锐的方面上,秘书要比朱尔典勤奋的多。一路上他把关于何锐的情况又读了好几遍。 何锐1890年出生,16岁前往日本就读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在日本陆军服役,之后考入日本陆军大学。1915年5月返回中国,随即被派往东北。 在火车上准备了许久,等亲眼看到何锐的时候,秘书还是被何锐过分年轻的容貌弄的有些讶异。至少在欧洲,这般长相会被认为不到20岁。不过中国人普遍看着比较年轻,秘书想想自己面前是一位26岁的上将,也收起心情,与何锐握手。 到了镇安上将公署,秘书发现何锐完全没有因为得到英国的支持而震惊,更没有计谋得逞的那种庆幸与自得。 “我完全能理解英国为了战争为了胜利的心情,因为我本人也有着同样的愿望。现在东北面对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需要铜,镍,铬,这些制造武器弹药的金属。法国方面的确答应给我们提供这些物资,但是他们的运输能力远远没有英国的水平,供应十分吃紧。最近,俄国提出了要一千万发子弹的订单,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 秘书早有何锐狮子大开口的准备,笑道:“不知何将军需要多少?” 何锐招招手,副官送上来一份清单。秘书接过来一看,就见清单很体贴的使用了英文,其格式也完全按照英国报表来。 上面标准清楚了每一支武器需要的铬、镍的含量,以及俄国制式武器莫辛纳甘子弹的尺寸,所需火药的成分与含量。在下面列出俄国需求所需要的总数。 等秘书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