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1566开始_第144章 和戎之策,板升试验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和戎之策,板升试验区 (第2/4页)

略的集大成者。

    对此,他是有着十分的信心——

    这个计划在底层逻辑上,是一个“互不侵犯条约”。凭借火器的震慑,让俺答明白,犯边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这是红线,也是底线,一旦越雷池一步,将会遭到毁灭性打击。这,就构成了和平的基石。m.zwWX.ORg

    有了坚固的基石,然后就是“板升试验带”。

    板升定居点的规模将扩大数十倍,囊括整个双方交界地带,只要地理环境合适的地方,都可以预先规划。目的是通过更多的汉人侨民,将大明的经济触角,深入到鞑靼腹地,同时也是对现有汉人侨民的保护。

    按照系统的估算,目前大约有30万汉人侨民,每个定居点规模10万人左右,未来五到十年,将会达到200万侨民,板升扩大到15-20个。

    板升试验带,同时也会吸引游牧人转型为定居民或者半定居民,因此,每个板升的人口还将增加5万左右,达到15万人。那就是明朝一个县城的标准.经济生态也会很丰富,农业、畜牧业之上,是手工业、rou类、乳制品、皮革等工贸行业,与明朝形成互补。

    如此一来,两边交界带就是和平之区。要知道,只要是个人,谁也不想打仗,汉人如此,鞑靼也如此,人人有利可图,生活安定,就迈出了永久和平的第一步。

    在此之上,朱墨还有远景规划,那就是——在板升试验区,建立双方都共同遵守的法律体系。

    这一套,

    以后还可以沿用到漠西蒙古、漠北蒙古、辽东女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