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3章 大明盐业、象山盐场 (第5/5页)
朝社会的那种人情捆绑深深厌恶!这种恶习对华夏文明拖累之大,这些古代人永远都不会明白! 更何况,他来一趟大明,当然要靠自己的本事发家致富。别人贷款,他也贷款,看看能不能发财? …… 拿到钱,朱墨雇了马车就往海边而去。 在记忆中,他记得象山这个地方,是江南后世的一个大盐场,但大明时还没有兴起。那就说明,这里是极大的商机,这个盐场开发出来,在江南地面上,规模绝对能排进前十! 而制盐并不太花钱,主要是人工薪资。大明朝的人工并不贵,很多人只求一个温饱,一年到头能有个几十贯铜钱就烧高香了! 系统给出的建议是“板晒法”。 板晒,就是用杉木制成凹槽板子,把盐卤水放进去晒,水分散发之后就会结晶成盐。这种盐富含各种元素,但有一股子海腥味。另外是结晶形状不好,很像没有精炼的粗盐。 此时的大明,井盐最贵,也最精细,但比起后世来还是太粗糙,很多时候吃菜,会嚼到硬块的盐巴,让人十分不爽。 因为去除那些杂质,提炼精盐,说起来化学工艺非常简单,但对明朝来说还是太高端了。所以即便是号称细盐的井盐,跟后世也没法比。 而朱墨的初中化学亦并非体育老师所教,至今还记得一种叫做磷酸钙的东西,可以阻滞结晶,让板晒中的海盐结晶过程可控,变成颗粒一致的细盐。 要提炼磷酸钙还有点麻烦,但好在只要找一些磷灰石放在盐卤水中,应该就能阻抗结晶了。 一路上筹思,不知不觉中,一行人已经来到海边。应无物的大明:从1566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