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3.不同的方向 (第3/7页)
版本这个词汇来描述一种技术的代际发展关系。 “反正他们本来这方面的技术就比我们发达。这倒无所谓了,死猪不怕开水烫。”陈宁很不负责任地说,不过,这句话说起来也没什么错。 “你不觉得奇怪吗?日本为什么那么执著于人形机器人。”吕振羽诱导着。 “为什么?日本漫画里面人形机器人看多了?”陈宁侧着脑袋想了想,说。 “可能有这方面原因,毕竟日本的动画漫画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这种东西了。不过,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大家的发展方向不同。日本一直以来开发的机器人什么的,都是以动作控制作为机器人的机械工程方面的核心,这样有个好处,就是如果程序足够完美,或者cao作者的技术足够高超,那可以通过其它方面的因素来弥补机械结构方面的不足。比如你看到的这个人形机器人,恐怕就是靠座舱里面的乘员进行大部分的控制,而程序只是辅助作用。如果这个cao作员技术足够好,那这个东西恐怕真的可以发挥很大的功能。也就是说,如果cao作员cao作的是人形机器,由于cao作员对这样的结构体系比较了解,原则上可以发挥最大的效能。”吕振羽停了一下,喝了口咖啡。 “可是我们不一样。为什么从一开始我就提出以动作感知为核心,以高级人工智能作为动作控制的主要手段?因为这样一来,对于cao作这种机器的人来说,需要注意的事情就很少,就可以专心将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方面。你看到我们的蜘蛛了吧,如果那个lite做出来,恐怕cao作不比摩托车复杂到哪里去。其实,现在无论是我们这里,还是日本,都没有办法解决机器人的自主性问题,就算可以解决,恐怕也不见得放心,同样以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