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朕靠基建万人迷_分卷阅读16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62 (第4/4页)

,往西至于京都。

    这条运河的修筑历时五年整,其中朝廷雇佣百万农人修筑之举更令人津津乐道。

    自运河修筑的第四年起,朝廷开始出售货船。那些货船是用木板与铁板铸造而成的, 又大又牢固,就连那帆也是又高又大, 转舵逗比市面上的木船轻松流畅太多。商贾们纷纷前往购买预定,彻底更迭手头船只。

    运河甫一开通, 商船无限, 无数商贾南北往来, 忙碌繁华。

    今日即将起航的这艘船是属于商贾慕容氏的,慕容氏是江陵姑苏最为富庶的丝绸商贾之一。

    自两年前天子在江陵设置桑基鱼塘试验区,经两年养殖发酵, 今年江陵一跃成为十三州最大的桑蚕丝绸基地。所有桑蚕、丝绸,几乎都从此处流传而去。

    无数大小不一的织布坊,染布坊, 漕运商队也如雨后春笋般飞快冒出来,趁着这股东风,不少人在这三年里赚得一大笔钱。

    当然,除了江陵别的州郡也各司其职,譬如益州有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凉州有最大的家畜养殖基地,豫州有最大的陶瓷烧制基地,徐州有最大的造纸基地……

    每个州都有其独特的产品,这也是朝廷调控的结果。

    因为丝绸的兴盛,无数农人试图靠养蚕发家致富,江陵近两年来产粮有所降低。考虑到目前的大雍依旧是落后的农耕社会,农产才是百姓赖以生存的主流,受此影响李俭定下三条规则:一,增加商贾赋税;二、商贾延续前朝贱籍;三、不允许商贾出身的子弟入朝为官。

    也是这三条规则,在一定程度的抑制了大雍商贾,控制着大雍缓慢而稳定地从农耕社会向资本社会转变。

    船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