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_6、邮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邮票 (第3/4页)

服这批人为代表。

    可能受限于眼界,学历,文化层次,这些人大部分都只是普通的中产阶级。

    闻名中外的“中国大妈”有一部分都是这个阶段发家的。

    八十年代中后期,最多的是国企干部,下岗职工,也纷纷投入商业大军中。

    万元户已经不算稀奇,百万富豪,千万富豪也是一大把抓。

    到九十年代前后,一批知识分子看到不识字的农民做生意都能手拿大哥大,出入桑塔纳。

    知识分子感叹,“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

    于是纷纷下海,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创业大军中。

    知识分子一直是话语权的代表,赚到钱以后,不满暴发户的称谓,纷纷给自己冠上了企业家的名头,到处谈企业家精神。

    “哎,小伙子,轮到你了,”剃头师傅剃完一个就招呼李和,“你怎么剪?”

    “寸头,越短越好,精神点就行。”

    十分钟后,李和黑色锅盖头换成了那自以为特别顺心的米勒寸头,乖乖学生变成了服刑期满人员。

    “这样顺眼多了。”李和不断的揉着头,笑着。

    他自己顺眼了就行,别人喜欢不喜欢,他可管不着。

    又骑自行车去了朝阳的邮局,他一连几天去了学校发现还是没有收到张婉婷的信,索性就又写了一封信寄去,这再把自己住的地方的地址告诉张婉婷。

    路过银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添了一堆表格,才把一百美金汇出去,不是没钱汇,而是不给多汇。

    信的内容无非还是啰里啰嗦的家长里短,并没有什么新意。

    “妹,别买那么多,一张就可以了,我工资可都给你了,回家报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