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章 (第2/3页)
想挣点钱,不差钱的一听到教书育人也都没推辞。 在陈晏初的建议下,还分了难中易三个班,易班都是大字不识一个,基本都要从认字开始。 中班是有认字基础,教一些算术以及阅读方面的内容。 难班一般都是村里以前上过学的人,基础比其他人要扎实,学的内容都是村长去县里特意托人买的,和养殖种植有关的书籍。 这样,即使有一天村里的知青都离开了,其他青年一样有能力带着村子继续学习。 这事有人支持,自然就有人反对。 那些每日勉强挣够工分,喜欢得过且过的人,觉得参加扫盲班太累,都不愿意参与。 而且,种地谁不会啊,家里从根上几代都是农民,种了几十年的地,需不需要学习,自己还不知道吗? 第113章 平反回京 村长也没勉强,根据每个家庭以往的能力,把田地都划分开,愿意参与的负责一部分,不愿意参与的负责另一部分。 等年底就能见分晓,反正产量少了,后果自行承担负。 产量多的,则能多分一些分红。 大家对这结果都挺满意,有人积极学习,有人等着看笑话。 又过了几天。 大家刚下工,正要赶回家吃饭,突然听见村子上空飘出一阵欢快的音乐声。 正当大伙好奇的时候,村长说话了,他先清了清嗓子,接着说:“今天呢,队里买了喇叭和收音机,以后傍晚固定时间,给大家放一会儿广播,全当消遣了。” 陈晏初听到后,面带笑意的回去了。 感觉村里好像在一点点变好。 真好。 上工的时候,陈晏初偶尔会在大院里播放新闻,听一听城里一系列的政策以及时事。 突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