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4章 大规模进攻 (第5/6页)
每支鸟铳的铳管外径都不一定相同,给鸟铳配套筒刺刀都很麻烦,因为每支鸟铳都必须配备专用的刺刀,这就很麻烦。 不能标准化,不仅效率低,生产速度上不去,而且造价也下不来,大明的财政也会被拖垮,所以顶住建奴的这一波攻击后就马上回南京,回南京之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搞钱,搞到钱之后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改组兵仗器和军器局。 还说虎蹲炮,由于技术参数几乎没有相同的,这就大大增加了测定参数的工作量,因为同一个铳台的两门虎蹲炮都要单独测定。 比如这个铳台的这两门炮,不光重量不同、口径不同,甚至连两个虎爪的形状以及倾角都不同,根本没有任何相关性。 但就是这样的两门虎蹲炮,也得测定参数。 而且得把左右两侧各2个、前排4个、再前排3个,一共11个铳台的标定射击参数给测定好,这一来,当三百步内的这11个铳台的任何一个遭到攻击时,本铳台的两门虎蹲炮就能根据事先标定的射击参数,进行炮火的大误差支援。 按近代标准,虎蹲炮根本就不具备标定射击的条件。 因为虎蹲炮的误差率太大,同样的装药量,装的也是同样的弹丸,但是两次射击的弹着点能偏出三十步,接近五十米! 要知道虎蹲炮的最大射程也就五百米。 但是弹着点却能偏出五十米,这是什么概念? 按近代标准,这样的火炮甚至都不能上战场。 但是好在崇祯的要求并不高,误差三十步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