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_第116章 两本烂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章 两本烂账 (第3/6页)

省府州县等各级衙门,称为留存,留存部分税银是要用于给地方官员以及胥吏发放俸禄,噢,还有,尔等士子生员的廪米也从中支取。”

    结果张有誉不辩解还好,一辩解却招来更加激烈的声讨。

    “胡说八道,官员俸禄自有正税,胥吏薪水有徭役折色。”

    “以前没有加征辽饷时,也没见官员胥吏少拿一分俸禄。”

    “难道加征了辽饷之后,官员胥吏就又多领了一份俸禄?”

    “辽饷之后又加征剿饷,剿饷之后复加征练饷,如此说来地方官及胥吏岂非领了四份俸禄?漂没就漂没,非说留存,哄鬼呢。”

    “无耻之尤,简直就是无耻之尤。”

    “三饷乃大明续命之银,也敢漂没?”

    终于有士子说出崇祯期待中的漂没!终于来了!

    张有誉额头上已经出汗,强自辩道:“漂没之事古亦有之,无论漕运、海运还是陆路运输,都存在一定之风险,为免贻误国事,因而留有漂没之定额。”

    人群中又有士子高声说:“可是在下听说辽饷未出京师便已漂没三成!等到了蓟镇更已经漂没五成之多,而且从京师至蓟镇既不用走海运,也不必走漕运,陆路也没有多远,而且天子脚下并不存在盗匪,左司徒之说实难令人信服!”

    张有誉直接就破防,这活没法干了,真说不清楚。

    大明朝的财政收支,从中央到地方就是两本烂账。

    收税端是一本烂账,勋贵官绅和豪门宗族各种偷税漏税及逃税,官员胥吏也是各种吃拿卡要贪墨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