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性命双全_第二百一十五章 吕胜、六库仙贼和大罗洞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 吕胜、六库仙贼和大罗洞观 (第6/7页)

人不一样,更加愿意相信自己识神收集到的信息并做出反应。

    以四禅八定静功举例,二禅境界达成之后不借助器官知觉也可收集到外界的感觉并且分析感应;修得四禅之后,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和神境通这五种神通随修随得,得诸法实相——其他类型静功虽然未必有四禅八定这般详细,分类严密,但到一定境界之后也是如此。

    就更别提在场众人随便提熘出来一个,境界都在四禅之上了。经常打架的这些炼炁士,按照佛的说法就是“定多慧少”,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定境厉害。识是心的知觉作用,以神识得来的知觉和这洞窟之中有无光亮无关,故而他们能在漆黑之境中行走赶路畅通无阻。

    当然,境界再高深,这些神通依然无法代替真正的眼耳口鼻。一个炼炁士若是眼耳口鼻皆废的话,六根倒是清净了,但往往人不纯粹的念头很能影响到识神知觉,日常生活会有许多困扰。

    唐牧之在九八年之后便很少打坐,一个是他不需要,内心本就清明无虑,念头的攒动被限定,不会引起炁的躁动,打坐只是因为久坐不会疲劳,甚至比平常睡觉更舒服;另一个是工作属性的缘故,前几年在部队考虑到影响不好,后来又时刻处于可能被监视的情况下,不好引人瞩目。

    但这几年唐门的功夫被耽误,没有空闲时间和师父杨烈的指导,自己虽然摸索精进了些许,但不多。而对于静功的探索,唐牧之确实愈发感兴趣起来,现在工作之余他常和方劝讨论将自己的异能后天功法化的可行性。

    既然以性命双修的丹道功法,静功自然是重点,唐牧之参考过四禅八定功和演化天地之功(罗幼华所学),一佛一道,在步骤和目的上均有不同的地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