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100节 (第3/9页)
用。 当前农村的房屋基本不会特地办理产权证明,这对夫妻也是关系深厚, 更是想得深远,早在房屋起地基时候就把各种材料弄齐全了,说他们是外来户, 开始麻烦点弄齐全些能避免后续纷争。 如今看来, 还为了贷款方便。 其实这位大客户的几位担保人都有县城有身份地位的人物,加上从未逾期还款,银行这两年借着他们的利息也挣了不少, 就是没有这样的抵押物也会衡量着借贷。 虽然养殖场三连排的所有房屋产权所有人都是赵军和姚晴天两人, 但是他们只拿了自己住的那一套来做抵押, 依然贷到了七万块钱,约定一年期内还三万,剩下四万三年期内还完。 毕竟杨顺、何伯等三位老人掏空所有的积蓄和搭上这么两年工钱就是图一个晚年安稳, 赵军和姚晴天不能让他们承担任何风险。 至于薛青松那套,就更不要说了,薛青松在养殖场投了那么多钱,至今为止还一点分红没拿,哪怕他为了避嫌不能把房子记在他名下,也不担心这些,赵军却是执意写了文书按了手印交大对方手中。 办完贷款出来,赵军带着姚晴天去找薛青松,在他单位食堂吃了中饭。 赵军感叹道:“利率翻了一倍还不止,亏得你那时候提醒,我贷了不少。” 之前因为盖房子、建设养殖场几次贷款,走的是镇府扶持项目,加上那时候利率还未上调,甚至不分档, 当时薛青松从大学同学那里得知银行贷款利率要上调,让赵军尽最大可能多贷一些,所以当时赵军手上虽然不缺钱,却也跑了几趟银行,可惜当初手上可以抵押的固定资产有限,贷出来的钱自然也有限。 不过赵军已经很知足了,如今这笔贷款再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