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46节 (第4/12页)
感论议陈腐老套,多为先人之语,少出己言。而吴起之论却多有机锋,不落约俗,加之辞色更应文中人,亦是少见之锐意当锋,说是近日女学当中少见的卓越文章虽略有过,但却属上佳之作,予以激鼓之辞,假以时日,望更见笔端多因此励而生佳作。” 这看法基本和卓思衡相近,他听完略略点头,心道果然是我meimei的同事,水平自然是逊色的。而顾世瑜的话也十分得体,她认为这文章虽不是天下一等那么夸张,可确实是女学最近少见的好文,她的盛赞也是为了激励能写出如此文章的学生备受鼓舞再接再厉。 先摆明老师的立场,同时就文论理,他们做官在朝堂上很多时候也是用这样的言辞之术来阐明立场和奏议。 轮到尹毓容发言,她严肃静默并无表情,不像是慧衡与泊月话语中那样跋扈的人,但或许是因为站在皇帝面前,也或许是她需要维持一种冷静自持的态度来让自己的说法更有说服力,都十分有可能。 “顾师范之论,出于师意,鼓励在先论实在后,或许并无不妥。但我为学生,也是以己身而立自论。若除去鼓舞之意,此文又能担当多少赞誉,还请顾师范名言。况且不论文章本身词句,只看立意选题,那科举抡才选贤文章,岂不只看选题所议即可判明一二三甲?此为不妥之处。再者说,顾师范出自刑律世家,顾大人乃朝中砥柱良臣,执掌刑律秉公严明人尽皆知,顾师范家学渊源,对吴子一应法家人物多有青睐也是人之常情,故而以为写法家人物才为诸子论述中的上上之选也非意外。但若仅仅凭借个人喜偏来论断学生文章,是否也有偏颇之处而公正欠缺?” 好强的攻击性。 卓思衡不禁咋舌暗道,这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