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97节 (第1/10页)
说完他将自己写成的奏折奉上,上面条例清晰且数据详尽,卓思衡不打算让皇帝安静看,有许多话是未曾写在上面的,他都已拟好腹稿。 “臣初受重任,圣上曾让臣务必做到的事,臣都已经做到了,有些时候兵行险着,多亏圣上不吝垂手相护,才使臣得以完业。”他先进行了致谢部分,才继续道,“下面臣一样样报听,请圣听言。” “学政之变的第一项举措,是先声夺人的春坛。但凡学政之变,多要读书人悬心不安,唯恐自己多年苦读一朝幻灭,辜负平生之志,若因此而使得人心不稳,岂不舍本逐末?臣以为,该先让读书人先仰慕天德,才能将后续之事减少阻力。再加上圣上爱才惜读,才能广邀天下名士入京,又将国子监的师资与生员扩充。” 皇帝点头道:“那些自帝京离去归乡的名士,无不赞许当今朝廷崇礼仰识,自然各地读书人皆愿加倍苦读,换得一夕尊崇。而我今日所看国子监的试卷,许多原本不堪之才如今也能有所心言撷句成章,这是云山你教导得好。” “臣治学严苛,其实不过是施压,但那些名士的学生自入了国子监,其求学风采便在原本生徒左右,稍有自尊心之人都埋头苦读,生怕为家族与门第丢了面子。这又是春坛的另一妙处了。” 卓思衡嘴上这样说,但心里还是觉得,月考制度和家长签字的效果更好。 从前他总觉得受迫性学习具有局限性。 而现在嘛…… 他虽然还信因材施教这一点,但怎么刚好他手下的学生就都适合受迫性学习呢? 只能说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皇帝笑道:“这是自然,而你又让国子监的银钱自给自足,少了好多掣肘,如今那些书肆里卖得最好的便是你们的书册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