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39节 (第2/9页)
看沈崇崖,“为什么站在,坐下边喝边说。” “我还是站着吧……”沈崇崖低声道。 “外人若是无意闯入,你站我坐,如何解释?” 卓思衡只一句话就打消了沈崇崖的念头,他只好顾全大局,乖乖就座,只是坐姿比二十几年前第一次去到沈氏家塾还要拘谨,新嫁娘头次见公婆不过如是。 “事情如何?还顺利么?” “下官不知……东西是拿来了,可究竟如何,还是大人过目吧……”沈崇崖将心一横,递上那幅杨敷怀教人加急装裱好的字画。 卓思衡接过来慢慢展开画轴绢缎,只看一眼便微微蹙眉。 先不说这字实在不入他眼,不过毕竟他是在全朝堂最看重书法水平的翰林院做过事,又是书字一绝的父亲亲自授笔,看旁人的字挑剔点是他的问题,但这所书内容,却是让卓顿时怒火中烧。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他念出最后一句,忽得伴随一声猝不及防的冷笑,沈崇崖听了头皮发麻汗毛倒竖,忍不住弹站起身退了一步,颤声道:“大人……有什么不妥么?” 卓思衡自知失态,稳回心绪,沉下声道:“沈郎中也是苦读而得第的贤才,必然知晓此诗明写贫家女无媒难嫁,实则暗谕写寒苦士子出身低微,无门无路不得人赏识,故而前程黯淡不见希冀,只能靠为人做幕僚或润笔糊口度日,壮志难酬。” 这沈崇崖当然知晓,他心有戚戚,略松弛了些道:“此诗妙笔,境遇之绘入人心声。”可他又觉不对,思来想去还是鼓足勇气问道,“大人是觉得杨敷怀此诗别有用意?” 杨敷怀拿百姓之事做儿戏,因嫉贤妒能利用职权之便构陷孔宵明,而这诗不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