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_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5节 (第7/9页)

怎么才能让国家无忧安定?

    总不能说是皇上您不行所以国不行吧?

    况且卓思衡自北方一路南下,所见景象也都是太平祥和,可见圣上并非乱政之主,亦有治下方略,然而许多事情未必如他所愿罢了。

    卓思衡磨墨时拟了拟腹稿,忽然想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不再继续磨了,赶紧先蘸一点记下来。

    卓衍从来都很欣赏自己儿子的一点,便是他思维敏捷常有急智,却又不疾不徐,稳而慎定。他觉得这是位极人臣该有的品格。

    卓思衡前两次考试的表现想必也不会让他失望。

    这次也是一样。

    棘手的问题令许多考生难于落笔,而这次还有个难度,就是虽然左右有帘幕遮挡避嫌,可前方是没有的,考生的座位绕集英殿一圈,呈环状布局,因此抬头就能看见隔着大厅对面考生的作答情况。有人脑子快想出破题点也快,于是此时早就笔走龙蛇写了好多,有人写写停停措辞慎重,但也在思索之际。可这对那些还没想好文章落脚点的人来说,看着旁人笔飞腕舞,心中满是紧张焦急,心理素质要是差一点,那就更想不出来了。

    卓思衡是给人压力的那一类,他写草稿速度当真是极快,习惯一气呵成再从头审阅增删,边磨边写,墨赶不上用,恨不得一手写字一手现磨。他如今毛笔用得和水性笔一样熟练,写题和涂卡一样快,果然是环境塑造人。

    一个时辰,他写好初稿,再花半个时辰修改,几处抹掉重写,几处干脆删去以免啰嗦,留下的都是能直切论点的论据,最后的论断也紧扣题目。标新立异不是他的目的,皇上在位这十年,看过至少三次殿试的答卷了,天下英才之多,无论是答案新颖的还是述古的,想必他都有所见识。自己不用什么花里胡哨的论点,只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