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53节 (第8/13页)
头加上。 “第三,你们打算新建的学塾得建在浮汀山道中,也让我们安化郡北麓的孩子也可去念。” “这个万万不可!”宋蕴和沉下脸来,“大人,此事若不涉及茶园子弟,我大可以答应你,但若是将学塾设在山间,咱们的孩子难道要每天走几十里山路摸黑去读书么?您心疼安化郡的子弟没有书读,可我们永明郡我们宋家茶园孩子的前程便不重要了么?此事我绝不会答应!” 宋蕴和能这样说,卓思衡深感其人虽是圆滑的商人,却也不缺义理,是真的造福一方之商才,于是他也严肃起来,将所想一五一十道出:“我虽是安化郡官吏,但绝非眼中只有自己的官声与官绩。我与你一路看过自浮汀山到茶园的路,原本你想修在道中,可让山乡与茶园的孩子都能兼顾得到,是否有此事?” “确实如此。” “但为何一直没有实施?因为你发现,这个距离让两边的孩子都不便读书。” 宋蕴和听罢面色稍霁,为难地点了点头。 “要是只顾着茶园的孩子,你又觉得不大妥当,因为山乡几处也都有宋家的驿站和商队的雇工,可要是挪学塾到南麓山乡处,你又没法同茶园的伙计们与茶农们交待。我知道你的难处,最好的办法是为了能让学塾覆盖更多的地方,将其扩大建成书院,容纳学生留宿求学。便好像我家亲弟弟所在的熊崖书院,他自帝京往来其实也算方便,却还是得在书院里一住就是十天,旬修归家。如今像样的书院都是如此,一是教学方便安排,又好督促;二是外地来求学的孩子好教收容。真正免除奔波之苦的不是离哪里的远近,而是书院是否能兼下多种需要。在浮汀山中设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