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民国之南洋明珠 第187节 (第6/7页)
“无论我们在哪里,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根在这里。和平之日,我们回来做生意?” “欢迎。” 接下去的几天夫妻俩跟余嘉鹏和谢德元商量了接下去的安排。 余嘉鹏的意思,不折腾运设备回去了,星洲是港口城市,战后买设备也比较方便。十里铺的工厂转给陕北这里。谢德元也是这个意思,不管是多少钱,拿着这些本金,回到星洲再重头来过。 他感慨:“嘉鸿,若非认识你,若非你安排琳琅去美国,我也不会来这里,原以为是回来支持母国,现在想想倒是阴差阳错,反而倒是保全了我们父女。回家,我已经五年多没见到我家琳琅了。” 夫妻俩从十里铺回到昆明,就开始着手处理两家橡胶厂和两个种植园的股份。 输油管道通了,汽油还是紧张,总归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两家橡胶厂生意好了,叶应澜在昆明开的汽车修理厂生意也好了。 橡胶厂转给了合作方,修理厂是乔老先生介绍的朋友盘了下来。 两个种植园,原本何六的股份是朱勇刚他们军中的资产,朱勇刚找了人来接手。 这么一算倒是手里有不少钱,他们离开之前,余家和叶家已经存了部分资产进美资银行,两家在香港还买了不少千年契约的土地。 就这些本金,也够他们重新来过了。 国内这些钱,余嘉鸿给余嘉鹏发了电报,说了一下他们夫妻俩的安排,。 像上辈子一样,好多战友已经在这里娶妻生子,也购置了房产,中国本就是华人的家,他们不打算回南洋了。 他们打算捐一部分钱给互助会和华子弟学校。南洋被日军蹂躏,就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