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_第二百一十八章 曹氏一门,父慈子孝,三代同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 曹氏一门,父慈子孝,三代同堂 (第3/10页)

,租一头牛…那甭管收成如何,来年时必须得交120斤粮食,这就是俗称的“计牛输谷”!

    按照耕地的多少与租借耕牛的数量来缴纳定额的租谷!

    如此政令…似乎看起来很公平,毕竟你租的牛多,耕的地多,占用的资源多,来年多缴纳粮食也是情理之中!

    再说了,汉朝时期寻常的农作物亩产可以达到300斤左右,交出个120斤,不还能留下一半儿么?

    可…恰恰问题就出在这儿。

    曹嵩太了解“计牛输谷”的弊端所在。

    那便是太死板了!

    …丰收之年,因为定额的缘故,官府收的粮食不够多,而遇见水灾、旱灾,屯田客却又交不起租谷。

    也正是为此,哪怕那些豪门氏族更坑,给农户们的报酬更少!

    可农户们也更情愿去他们那儿做佃户,说到底…就是担心与官家合作,遇到灾年,掏不起租谷,锒铛入狱。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曹嵩不是不知道,可…这种官府与屯田客的分配方案从古沿用到今,从未改变过,曹嵩自然也不敢去冒险改革。

    恰恰现如今,陆羽提出了这个掣肘农业发展几百年的弊病,他又打算如何应对呢?

    …

    其实…此刻!

    不只是曹嵩,正堂门外,曹cao的眼眸亦是凝起。

    最近…荀彧因为这开垦荒地的事儿没少与他商量。

    可荒地是开垦出来了,但农户们的积极性就很离谱…

    农户们依旧是宁可去给豪门氏族当佃农,也不愿意耕种官家的土地,荀彧也提出…这是“计牛输谷”的弊端所在!

    刚刚遭逢大旱,百姓们怕了…怕颗粒无收,怕交不起那繁重的租谷。

    如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