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0 (第3/4页)
手酸的体验,骆玢记忆犹新。 七月。在似乎有些佶屈的文字背后,竟是这样一幅生动的生活图景。关白华当年要求他们全文背诵,不少人叫苦不迭。 “别看它似乎逻辑混乱,但这种行文的逻辑,背后的旨趣,非要你们将其深深烙印在心中之后才能明白。”关白华面慈手狠,直接把它列入必背必考篇目,这下子,不记也得记了。 骆玢很奇怪过了这么久他还记得这些生僻字的读音,还记得这则诗篇背后的故事。 耕田于南亩,采桑于春日,为公子制衣,剥枣获稻,一年如此,循环往复。 有欢乐,也有哀愁。豳风只此一篇,与其说是一则独白,倒不如说是一曲合唱。 不知为什么,这首诗篇读来,竟有一丝丝的悲哀之感。 李即非在台上为学生讲解生字。对于外院的学生来说,显然是有些太晦涩了。骆玢奇怪,为什么不讲或是,明明这些篇目这么脍炙人口,就算是记诵也方便一些。 “总得学点不一样的。”李即非整理着讲义,两节课讲得满满当当,学生们早就听得困倦,一到下课便纷纷离去。骆玢从后排起身,走到讲台边。 “噢,你题目想好了?”李即非把讲义放进挎包里,“走了,这里接下来还有课。” 骆玢这两天倒是想了些题目,他对写论文实在没有什么太多的经验——之前在学报上发表的那篇,多半还是颜教授的功劳。真让他想个题目,实在是太为难他。骆玢勤奋不足,在中文系混了三年,确实没有什么学业上的进步。 “嗯……想了几个题目,给您看看。”骆玢从兜里掏出一张纸来,叠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