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0 (第1/4页)
光那个酒囊就不容易做,这么满满一囊酒,得费多少粮食?他们的红枣又不用怎么照顾最多就是在树根部堆点肥。 于是,她又拿了块野猪rou给熊男,熊男也不磨叽,拿着就走了。 小米和红枣没了,又陆续有人来换鱼排,野猪rou和其他货物。 意外的是,陶碗陶盘比他们想象中要受欢迎,很多村民来换。 有人用一块大约两平方米的自己家的棉花织的粗棉布换了四个碗和两个大盘子,有人用一袋今年收的大米换了几个碗盘茶杯和一个长方形小陶盒,还有个人,用大铁皮罐头盒做的小炉子换了一个茶壶和四个茶杯。 摊子前面站的人多了,人气一旺,更多人给吸引来,一会儿陶器就快换完了。 易弦是第二次参加这种以物易物的集市,春天的集市,因为大多数人卖了貂皮,交易还能用钱,这次可是谁都没一分钱,拿来交换的东西也是稀奇古怪,更不知道如何估价,全听何田的。 何田呢,基本上觉得人家不是故意不厚道地坑他们,只要不是家里已经很多,实在用不着的东西,凡是自己摊子上没有的东西,都答应换了。 过了一会儿,他们带来的货物越来越少,苹果、柿饼、果干还有鸡鸭鱼rou,全都没了。 摊子上的货物却没减少,变成了一套六个小铁碗,一个扁方形铜壶,若干块棉布,有的是自己织的有的是春天买多了用不完的,还有几张貉子皮、狼皮、山羊皮,几棵胖嘟嘟的干白参(品质不算好),一些白砂糖和一包盐。 有个小女孩等到人群散了,拿着一把锦鸡羽毛怯生生问能不能换个陶杯,他们也跟她换了。这个杯子杯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