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6章 这真是他自己写的? (第6/8页)
响性质的乐曲,很多都是出自他们的手。 不是说你创作出一个作品,就能立马去找他们录制。不可能。 资源有限,达不到那个级别,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连申请录制的资格都没有,也压根请不动他们。大乐团也是有傲气的。 音乐中心这里,其实也形成了它的规则,竞争无处不在,凭实力说话。 如果作曲家交上去的手稿一审不过,自觉点,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这帮乐团不会理你的。 二审不过,积累经验,作曲者本人至少也有了说话的底气,怎么说也过了一关不是?申请比较好的录音棚和排练大厅之类的,也比那些一审未过的人机会大。 等评审人员留下你手稿的时候,那腰杆子就能挺起来了,压根不用自己去申请,所有需要的资源自然会给你分配好。 方召与其他抱着同样目的的人一样,安静地坐在安排给旁听者的座位上。 高级的数字音频系统能给人现场感很好的印象,但那种效果,毕竟不是真正的“现场”。人耳才是真正“全息”的。 即便是如今最高级的数字音频系统制作出来的现场感,可能骗过一般人,但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耳朵都很灵敏,依旧能分辨出来其中的差别,这也是为什么在科技已经发达的新世纪,依旧有不少人喜欢去音乐厅听演出的原因。有的人是为了装逼,有的人,是真因为喜欢这种现场感。 在现场听,方召能听到那些录音师们人为去掉的余音,听到常人所无法感受到的、琴音不断衰减的微弱余响。 方召在旁观录音的时候,另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