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俘存亡录_第二十章 音书再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音书再通 (第5/7页)

虽响,自己对她预设的评价却并不是很高,毕竟日本对上海的统治,自己也是知道一些的,文学审查非常严厉,不要说巴金、茅盾、老舍,到后来就连张恨水的连载都看不到了,连何坤都不太理解,一类的有什么犯禁的?纵然是,毕竟写的是陪都重庆,正好讽刺国民政府,为什么连这样的都不能够登载?

    因此这种时候能够在上海文学界名声大噪的,应该大抵都是鸳鸯蝴蝶派一类的作家,走的是周瘦鹃的老路子,这样只谈风月莫谈国事,大概才能够比较安全一点,然而看到这一段序言,便感觉与众不同,这本书是民国三十三年再版的,当时距离日本投降还有一年的时间,她就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来,也算是很胆大的了。

    安静的室内,何坤一页一页翻着书,渐渐地,座钟的时针指向了九点,何坤放下书来,转头向青山雅光的卧室房门望了一眼,起身洗了手,便到卧室门前轻轻敲了两下,里面说了一声“请”,他便推开门走了进去。

    小书桌的桌面上放着两张折起来的纸,是从笔记本里撕下来的,存折压在信纸的一角,青山雅光已经脱了外衣,准备睡了。

    何坤坐在床边,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青山雅光:“这是我去日本之前,母亲送给我的玉佩,现在我想转送给你,希望你能够收下。”

    青山雅光默默地接过了那还带着何坤体温的玉佩,他知道何坤今天的这个举动,是带着一种诀别的意味,当亲人的信传来,很可能就是自己决定离开的日子,因此提前赠送信物,以免那时伤感。在离别的时候假如有此种举动,设想一下那时的情景,两人举杯道别,然而却只能饮酒,食不下咽,这种情境之下倘若何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