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明末_第一百二十二章:动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动荡 (第1/6页)

    明初朱元璋于各地设立卫所,同时颁行《垛集令》,垛集成为卫军的主要征募方式。

    按《垛集令》的规定,民三户为一单位,其中一户称正户出军丁,也就是正军,其余为贴户。

    正军如果亡故,便从贴户之中补全。

    所谓“勾军”是明代补充军伍的制度。

    明朝前中期实行卫所军制,军户固定承担兵役,父死子继,世代为兵,随军屯戍。

    若军户全家死绝或逃亡,由官府派员到原籍勾补亲族或贴户顶替,称为“勾军”。

    勾军一般来说是兵部武库司主其事,如有勾取,卫所开报,核实乡贯居止,内府给批,发给军单,付都司卫所执行。

    只是在卫所制崩坏的情况之下,勾军的范围也不断的扩大。..??m

    很多时候在难以处理失地流民时也会将其编为军户,补充到各地的卫所。

    一来解决了流民的问题,二来又让缺人的卫所得到了人力的补充。

    关启林是个聪明人,他选择了合作,勾军的事情他应了下来。

    沔县千户所的兵额按照规定来说,要有一千一百二十人名正军。

    正军是在行伍之中的军人,余丁或称军余为正军的子弟,他们不属于编制之内,但是也需要同正军一起到驻地服役,为正军做后勤保障,同时作为正军的替补。

    正军战死或者是因为意外亡故,他们便可以顶替其名额。

    一处千户所,一般来说都有四五千余人。

    因为正军自然不是孤身一人,都是携家带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